中商情报网讯:精密制造是利用精密机械和技术手段,生产出高精度、高复杂度产品的制造过程,其产品具有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汽车、机械、医疗等众多领域,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和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精密制造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原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塑料材料、玻璃材料等,生产设备包括切割与成型设备、加工设备、测试与检测设备等。产业链中游为精密加工与制造,制造商负责加工高精度零部件、功能模块,并提供PCBA及整机组装。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智慧零售终端、开yun体育入口智能机器人等。
随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国内制造业用钢需求上升,我国钢材产量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钢材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钢材累计产量达139967.4万吨,较上年增长1.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钢材产量将达到140552.4万吨。
中国钢铁行业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市场,行业竞争格局复杂,中国宝武、河钢集团、鞍钢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沙钢集团等民营企业在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中表现突出。
我国是铝合金生产大国,近年来我国铝合金产量稳步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铝合金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铝合金产量达1614.1万吨,同比增长9.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铝合金产量将增至1772万吨。
铝合金凭借自身强度高、耐腐蚀、延展性好、易加工等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船舶、现代工业、建筑、电力电子和新能源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从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往往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国铝合金CR10(前十企业集中度)超50%,大型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壁垒主导市场。
铜材在工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使其广泛应用于电气、电子、机械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铜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铜材产量达2350.3万吨,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铜材产量将达到2433.3万吨。
中国铜材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其中江西铜业主要产品为电解铜和铜加工材,2024年铜加工材产能 180 万吨。企业掌握铜冶炼绿色化技术、高精度铜箔技术,产品应用于电力、新能源(锂电池)、电子电路等领域。以下为部分重点企业的产品类型及产能情况:
改革开放后,塑料改性技术的应用也逐步兴起,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国内的塑料改性加工产业存在着技术薄弱、规模较小的问题,高端产品品种主要依赖进口。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改性塑料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改性塑料产量约为3320万吨,开yun体育入口同比增长11.5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改性塑料将达3486万吨。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金发科技市占率达7.86%,位居首位。国恩股份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3.7%。
金属切削机床是通过切削、特种加工等方法,将金属毛坯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机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69.5万台,同比增长10.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将超过70万台。
金属成型类数控机床是一种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达16万台,同比增长7.4%。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将保持小幅增长,达到16.2万台。
从布局情况来看,行业上市公司中,各主要数控机床上市公司均在加快高端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方向布局,数控机床主要企业包括创世纪、华中数控、纽威数控、宇环数控、国盛智科等。具体如图所示: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新兴领域的兴起,如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对精密制造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为精密制造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精密制造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制造市场规模为1612.9亿美元,2024年市场规模增长至1806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精密零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986.6亿美元。
精密结构件主要起到保护和支撑的作用,具有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和高性能要求,如手机中框、笔记本电脑外壳等。模组主要包含马达模组、电池模组、铰链模组、充电模组、显示模组、散热模组、声学模组及键盘模组等,是电子产品中的核心组件。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精密制造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市场规模达6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07%。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市场规模将达到704亿美元。
精密仪器是用于测量、分析、检测、实验等高精度要求的科学仪器和技术工具,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精密制造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精密仪器市场规模达到8988亿元,同比增长5%。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精密仪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437.4亿元。
随着产品精密程度要求提高,中国精密制造市场份额向高精密度设计制造能力的头部企业聚拢,规模较大的供应商也不断深耕细分领域,提升集中度,使得一些竞争力较弱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截至2025年4月底,中国精密制造相关企业总量达到8.79万余家。
全球精密制造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集中,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主导。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美国的通用电气、霍尼韦尔,日本的丰田、本田,德国的西门子、博世等,都是精密制造领域的知名企业。中国的精密制造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国内市场中的份额逐渐提高。
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块与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性、智能化和使用场景息息相关,其中智能手机是应用最大的板块,2024年占比达64.01%。其次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式、AI眼镜/XR头显,分别占比20.03%、8.28%、7.38%、0.30%。
在国家消费补贴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手机市场需求增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智能手机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部,同比增长3.6%,时隔两年触底反弹。开yun体育入口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91亿部。
腕戴设备主要包括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作为全球最大的腕戴设备出货市场,中国引领全球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腕戴设备市场出货1.9亿台,同比下滑1.4%。中国市场仍逆势增长,出货量为6116万台,同比增长19.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6728万台。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精密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联系开yun体育
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
点击下面,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联系开yun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