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何进展?国新办18日举行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回应关切。
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工业经济总体实现良好开局,切实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总体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主要指标稳中有进。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品出口保持韧性,出口额同比增长6.9%,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企业转型发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技术改造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是重点行业稳中提质。装备制造业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拉动整体工业生产增长3.5个百分点。在“两重”“两新”等政策支持下,电子、汽车、电气机械器材行业增加值实现10%以上增长。原材料制造业的效益明显改善,前两个月的利润同比增长15.3%。
三是大省大市稳中向好。重点地区拉动作用突出,挑大梁作用充分发挥。31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正增长,浙江、福建等多个工业大省的增速超过8%;烟台、大连等工业大市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
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火爆“出圈”,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谢少锋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呈现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产品装备加速迭代、应用赋能扎实推进、产业生态持续优化等特点。
谢少锋说,我国已形成了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的产业体系。算力规模居全球前列,建成钢铁、煤炭等高质量的行业数据集,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的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哪些进展?谢少锋说,我国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点线面”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造。开yun体育官网
“点”上培育标杆企业,累计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60万家;“线”上推进重点产业“链式”转型,推动电力装备、轻工、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上提升园区和集群数字化水平,打造高水平数字产业集群。
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制造业转型筑牢基础。据悉,“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累计遴选700家高水平5G工厂,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今年前两个月,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8%,超过2375亿元,折射出产业向“数”向“智”的步伐。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我国已累计建成5G基站439.5万个,实现“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达90%。在千兆光网“县县通”的基础上启动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在全国86个城市的168个小区、工厂和园区试点部署。
网络建得好,还要用得好。持续拓展5G等网络普及应用,当前5G移动电线亿户,千兆宽带用户达到2.18亿户。
产业创新持续深化。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技术产业实力全球领先。关于6G发展,谢存说,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成立了IMT-2030(6G)推进组,凝聚合力推进6G创新,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等50余项研究成果,组织对通感一体化、无线G关键技术开展测试验证,加速技术成熟。
与此同时,电信领域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一季度向13家外资企业发放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试点批复,鼓励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截至3月底,我国已有超过2400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26.5%。
一季度,我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增强,经营效益平稳增长,展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起步。”谢少锋说,工业和信息化部聚焦中小企业的痛点和难点,着力推动“两优化、两促进”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两优化”指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助企服务。围绕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进一步明确款项支付时限,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联合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提出73条具体服务举措;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等。
“两促进”指促进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10余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具体画像、全面评估,帮助企业融资增信;引导地方加大梯度培育和服务力度。培育认定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00个,推动各地培育省级集群1100多个,2024年国家级集群共创造产值8.7万亿元,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3%。
谢少锋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发展和帮扶并举,持续健全法律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强数字化转型、引才育才、投融资等服务,有力支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体系化发展走在全球前列,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套)。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谢存说,我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已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去年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当前,高质量外网覆盖全国97%以上的地级行政区。建成自主可控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上线万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汇聚工业数据14亿条,初步构建工业模型语料库。
谢存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设施建设升级,加快工业5G芯片、模组、智能设备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推广等。
联系开yun体育
第一时间了解我们的新产品发布和最新的资讯文章。您有什么问题或要求吗?
点击下面,我们很乐意提供帮助。 联系开yun体育